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 > 正文

  【摘要】适当改变作业的批改方式,不仅可以弥补传统判断方法的不足,还能从学生解题思路、能力、习惯、情感、品质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作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形成创新意识;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批改方式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并在评估过程中体现素质教育。

  对从事教师工作的人来说,批改作业是一项常规工作,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数学作业的批改,我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此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缺乏激励性,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

  评语,是一种作业批阅的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分析、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时,老师可以利用评语进行方法指导,根据指导,学生不仅找到了错在哪里,而且知道为什么错、怎么改正;不责骂质量特别差的作业本,相反,应尽量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鼓励的语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会使他们逐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利用评语适当给予启发,以帮助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创新意识。教师在学生的作业书写、格式以及算理过程要严格把关,及时用恰当的评语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能使学生很快的加以改正。对于学生由于粗心出错, 首先要肯定其长处,增强自信,再提出殷励希望,改正缺点。这样, 一方面不打击其自信, 另一方面使其纠正不良倾向, 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

  一篇好的作业是多种指标的综合体现。原有的优、良、及格等级制,只注重解答过程正确与否的评价,难以分清学生作业完成状况,就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利于他们各种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了便于学生了解自己作业的成败优劣,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我们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分级。例如,可用a、b、c等来表示。每一个级别可以赋以特殊的意义:“a” 主要看解题过程依据是否合理,步骤是否完整,结果是否正确;“b”主要看所用文字、符号、图形是否正确,书写是否整洁,作业格式是否规范;“c”主要看是否具有创新精神,有自己特有的见解。

  当学生的作业错误 过多,过严重时,为了避免学生作业等级太低,心理压力太大,以及产生知识上的脱节和恶性循环,可以采取 暂不评判等级的批改策略。等学生弄清了错误原因,补充了所欠缺的知识,将作业重做之后,再进行评判。

  许多学生难以一次使作业达到较高水平,可以采取一题多评,逐次提高等级的批改策略。当作业发给学生以后,如果他们能够纠正错误,弥补不足,或者补充更好的解题方法,就可以视情况给以提高等级,调动他的积极性。

  适当改变作业的批改方式,不仅可以弥补传统判断方法的不足,还能从学生解题思路、能力、习惯、情感、品质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作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形成创新意识;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批改方式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并在评估过程中体现素质教育。

  本文来源网络由中国学术期刊网(www.qyjyqh.com)整理发布,本站转载的内容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上一篇:『教育理论』让个性化阅读之花灿烂开放

下一篇:『教育理论』当代教育理论视野下班主任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初探

相关推荐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