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教师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近年来我校针对学校实际,推行实施了立足于集体研讨基础上的“三度备课”,即教师在备课中对教学案进行个体设计和集体研讨整合(一度),教学实践前根据学情和教师风格进行个性修改,课后开展反思调整(二度),第二轮任课教师对教学案进行再修改与再完善(三度)的集体备课方法。本文以四年级上册第六组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一单元板块为例,谈谈我们是如何进行三度备课教学实践的。
“一度备课”是建立在教师个人研读、集体研讨的基础上的。教师们通过个人研读与备课组的集体研讨梳理本册教材的脉络和本册的重难点:单元目标、单元结构、单元重难点等内容。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备课组教师进行分工合作,对每一组每一课的教学活动进行初步设计,然后进行备课组整合编排,形成“一度备课”教学案。
例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二自然段描写小钱病重的板块,教师甲根据要求设计出以下片段操作方案:
二、教师相机出示句子,让学生深刻体会,进行感情朗读:“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三、教师激情演说:同学们,活着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呀!活着,我们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活着,我们可以沐浴和煦的阳光;活着,我们可以欣赏多彩的世界;活着,我们可以感受生命的美好。可是,白血病——这个可怕的恶魔,却将要夺走小钱的生命,夺走他活着的权利。此时,我想你一定有许多话要对小钱说吧?拿出本子,写下来。
这个板块抓住了“含苞”“凋零”等重点词句品析小钱的病重,理清这“花朵”与小钱的关系,并以“有许多话要对小钱说”为切入口进行写话训练,将学生对年轻生命即将逝去的感受与认识呈现出来。粗粗一看,该教学案已经突破了这个板块的重难点,但细细分析,这份教学案中板块的解读、提问的方式、学生的参与程度、语言文字的训练等方面还比较欠缺。
由于“一度备课”是备课教师为整个年级集体打造的一份教学案,它并不一定符合每个班级的学情和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更多体现的是共性。而每个备课教师的教学年限、教学经验以及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都不尽相同,因此,任课教师在教学前有必要根据自己的理解与风格对“一度备课”的流程、环节、提问、语文训练等进行个性化修改,同时结合自己在课堂实践中的一些得失、感受、体会、发现形成教学反思,并与自己的个性化修改意见一同记录在任课教师的教案集中。待该单元教学结束后,备课组会组织教师进行探讨与研究,对共性的意见和方案,进行二次修改;对此轮任课教师的不同意见备课组可存疑,留待下一轮任课教师再度实践提升。
◆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一)同时出示文中的两句话(“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并用红色在“苍白、红润;凋零、绽放”等词上标示。
4.同学们,以上这些带有反义词的句子,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小钱白血病的严重。他的病那么重,以至于他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师引读: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与“一度备课”相比,二度备课的板块教学显得更加详尽、有效。“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这句话贯穿整个板块,整体感增强;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这句描写小钱病重的句子与前句一样带有一对反义词后,指导学生理解句子的表达特点,并设计了带有反义词的句式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加深了对小钱病重的理解。这个动笔练习与“一度备课”中的“你想对小钱说什么”相比要有价值得多,它挖掘了本文中句子的特色,让学生在环节中既得到了语境中反义词的练习,又加深了学生对小钱病重的理解,让其他教师也能真切地感受到训练与感悟的相融相合。
“二度备课”的教学案经过“理论实践—理论”这样一个较完整的过程,已经具有了较强的操作性,但其成熟度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和打磨。为此,在“二度备课”教学案的基础上,由第二轮任课教师按照“一度、二度”备课的程序和办法,对“二度备课”教学案再一次进行调整、修改、实践、反思和补充。新一轮备课组立足一个新的高度,对“一度备课”的各个教学环节设计,对“二度备课”的个性化修改,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以及反思等进行全面审视,并结合教师、学生的实际尤其是第一次教学实践的情况进一步作出修改调整,教学实践后备课组再次交流研讨并形成较成熟的“三度备课”教学案,并上传至学校资源库,为下轮任课教师提供可资借鉴的教学方案资料。
(一)用第一自然段中描写景物的句子进行渲染,引出:这时的小钱却静静地躺在了病床上,这是为什么呢?
现在小钱得的就是白血病,而且是严重的白血病。课文是通过哪些句子写出小钱病严重的呢?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
◆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师:说到这儿,我有个疑问,既然是写小钱白血病的严重,为什么又要把他的生命比喻成“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呢?(点击“含苞”一词)
(一)再读句子,并把目光聚焦于这两对红色的词语(“苍白、红润;凋零、绽放”),它们是什么关系呢?(反义词)
4.同学们,我们创作的这些带有反义词的句子,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小钱白血病的严重,病那么重,他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引读: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三度备课”是对“一度”、“二度”备课的提升。通过仔细研读“三度”教学案,笔者发现,此备课组的教师利用二度备课的大结构,对教学案中的细节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打磨。如:白血病资料添加,抓住“严重”一词教学两个重点句,提问的指向性,通过问答形式促使学生思考,环节之间的过渡语,朗读形式多样……更值得关注的是,“三度”教学案中备课教师更加关注语言训练与文本感悟的相结合,例如,理解带有“含苞”“凋零”的句子时,通过品读理解小钱的可怜后,又将教学点转入品味这个形象的比喻句。让学生不仅感悟了文本,还为学生日后写好比喻句提供了范例。
实践证明,我校教师通过“三度备课”相互借鉴,相互启发,集各家之长,避自己所短,教学工作发生了三个明显转变:一是更关注学生。教师备课从原来只关注教材文本转向了关注学生、教材文本、教师,师生单向的“教”变成了师生双向的互动生成。二是教学更有效。经过反复研讨和多次碰撞,对每个教学环节的预设更加充分,细节处理更加到位,教师对课堂的调控也更加自如,学生思绪飞扬、兴趣盎然并涌现出丰富的动态生成。三是专业发展更明显。教师在与教材的深度对话中,达到“在文本中走个来回”的境界,教师对教材整体把握能力得到不断磨炼,实现了从“教教材”向“用教材”的转变。
本文来源网络由中国学术期刊网(www.qyjyqh.com)整理发布,本站转载的内容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