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工作是高校的工作重点之一,本报告分析了当前高校高知识群体、青年教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探索并提出了高校加强青年教师发展工作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队伍中的高知识群体、年青的一代是高等教育的希望和未来,是高校改革、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做好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工作,是历史赋予高校各级党组织的重任,是高校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为党的事业培养政治合格、素质过硬的接班人的重要举措。本课题组成员以石家庄学院、河北科技大学等高校35岁以下在职专业技术人员为样本,采用调查问卷和座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本次调研活动。根据对调查结果的研究分析,我们提出如下观点:
青年一词在全世界不同中的含义是有区别的,即使在同一中,青年的定义也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目前我国将处于15岁至34岁之间的人界定为青年。据此,在高校从事专业技术职务且年龄在35岁以下的教师应称为高校青年教师。
日前正值“十一五”结束“十二五”伊始的特殊时期,全国绝大多数高校师资队伍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以往均有大幅度提高。以石家庄学院为例,截止到2009年年底,石家庄学院在职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为531人,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为252人,36岁至45岁之间的教师为196人,45岁以上的教师为83人,青年教师在全院在职专业技术人员中所占比例为47.5%。今后数年内,目前的青年教师将逐渐全面承担起学校各方面的重任。
高校的发展、办学质量的提高归根结底是教师素质的问题,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和高素质的青年教师的数量的提升都将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总体质量的提升。因此,课题组成员认为青年教师的发展工作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已经加入中国的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育工作;二是引导和吸收优秀的青年教师加入中国的新发展工作。
当代高校青年教师自身具备很多优势:如知识层次较高、知识结构较为合理,而且精力旺盛、思想活跃、富于开拓精神、与大学生容易产生共鸣等等。但是,该群体也存在许多不足,可以概括为两对矛盾:一是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与实际教学水平有待提高之间的矛盾。高校青年教师是青年中最优秀群体,是青年中的精英。他们学历层次高,知识渊博,多年来正规的学习方式使得他们具备了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然而,由于从教时间有限,教学经验不足等原因,一部分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二是重视专业知识储备与轻视自身政治理论修养之间的矛盾。成长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青年教师对于专业知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有较深的体会,加之自身的专业选择原因,一部分青年教师非常重视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而相对忽视了对自身党性和政治理论素质的培养。
党的十六大报告特别提到了注意在高知识群体中发展,而高校的青年教师正属于这一群体的一部分。引导和发展高校的青年教师加入党组织,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青年中的先进群体,是高校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职责,是我们党增强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在青年教师中所占比例较其他年龄群体偏低,一部分高素质的青年教师还未能成为中国中的一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高校青年教师自身的原因。近些年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教师教学、科研的工作量和学历、职称的层次的要求都较以往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面对更大的工作压力,大多数青年教师都忙于学历进修,忙于写论文、做课题,从而忽视了自身政治修养的提高。二是组织方面的原因。课题组在调研时发现,有些基层支部结构不合理,老年教师偏多,青年教师业务骨干较少;有些基层支部没有严格的组织生活,政治核心或战斗堡垒难以形成;有些基层支部主要成员身兼数职、精力有限,直接影响着发展青年教师入党的工作力度和效果。三是社会方面的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极少数和领导干部蜕化变质,腐败堕落。尽管近些年通过切实的努力和扎实有效的工作,我党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一些腐败现象还是严重地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威信,动摇了一些青年教师对党的信念,影响了其加入党组织的动力和愿望。
高校教师党支部是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主阵地,是带领青年教师做好教学、科研各项工作的战斗堡垒。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是做好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促进其发展进步的关键。
首先,应严格规范教师党支部的设置。教师党支部一般按学科系或教研室设置。正式不足3人的,可与相关系或教研室联合成立党支部。7人以上的党支部应设立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由大会选举产生;不足7人的支部,不设支部委员会,由支部大会选举产生书记一人。其次,应加强对支部内部、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育管理。教师党支部应通过支部学习制度、组织生活制度、民主评议制度以及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富有意义的党日活动等教育管理形式定期组织支部成员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宣传、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校党委、校行政的决议、决定。在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团结一致,保证教学、科研等各项任务的完成。
党的十七大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明确提出要在党的基层组织和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延展和深入,是推动基层党组织和立足本职发挥先进模范作用的经常性工作。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在实践中加强青年教师的党性锻炼是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发展工作的有力举措。
在全国各地扎实有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背景下,高等学校首先应从理论层面对青年教师开展党性教育。如在青年教师中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学习,开展党的十七大、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开展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其次,在做好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教师的前提下,更重要的是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青年教师在实践中得到党性的锻炼。如:建立党性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青年教师到革命老区,瞻仰革命遗址,接受党的优良传统教育;提高高校基层组织生活质量,定期开展党性分析活动,使组织生活真正成为青年教师思想上交流沟通、进行党性教育的有效载体。
[1]乔泽静.必须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发展工作[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2]徐颖云.重视和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工作[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
本文来源网络由中国学术期刊网(www.qyjyqh.com)整理发布,本站转载的内容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期刊论文网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