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 > 正文

  论文摘要:建设和培养一支政治可靠、业务能力强的大学生团队伍,充分调动他们积极性服务于高校校报工作对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和文化素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构建和谐校园将起到积极作用。

  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校报创建校园文化的方向。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校报作为党在局校的舆论工具,其在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维护高校的改苹、发展、稳定和培养综合性人才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弘扬主旋律,全面、客观地反映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是高校校报的职责所在,但客观上高校校报作用的发挥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高校之间校报受到重视的程度和人员配备有很大差异大多数高校校报下作人员编制。

  过紧,为数不多的人员难以顾及学校的方方面面,造成师生对校报作用的发挥产生微辞发挥校报作用、提高校报质量,增强校报竞争力应引起高校党委的关注,在校报软硬件条件尚需加强的情况下,发挥大学生的作用尤显重要。大学生团人员流动性大、水平良荞不齐、工作时间不确定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因此如何建立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湛的大学生团队伍,以缓解校报下作的压力需认真研究。

  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和职业观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不断增强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信念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校报常抓不懈的工作是大学生团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要从平时工作入手结合学校阶段性的工作要点、任务及时间大学生传达党委、行政的决策思想做到上情下达把他们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的人局方针上来确保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新闻报道。

  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身份而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培养敏锐捕捉和鉴别新闻的能力从什么样的角度报道新闻报道到什么层次既是新闻的艺术性也是新闻从业者的价值观、职业能力素养的综合体现,应将新闻价值观和职业能力的教育贯穿于校报招聘、使用、考核的整个工作过程校报要经常和学生探讨思想问题并通过开展新闻价值观和职业素养方面的讲座正面引导学生同时要注重发挥老学生团的传帮带作用。

  高校学生社团是构建校园文化的学生自发性组织以传播和丰富校园文化为己任,大学生团作为一个学生社团更有其特殊性首要任务是产出新闻作品、反映新闻事件,为读者提供丰富信息、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为使大学生团更好发挥其特有的功能就须有一套灵活有效、与之相配的管理模式。

  高校校报多为月刊和半月刊一般为中文版木在校报的采编印过程中,大学生都是以协助的形式出现,很难参与到校报采编的核心环节更谈不上决策权故而大学生的主观意识和设想也难以在每期校报充分展示。在老师心中人学生还是“边缘人”要使大学生参与决策校报制作增强主人翁意识就须有一定的阵地和载体,有展现的舞台和空间,增设校报学生专版正是这样的一个重要途径校报学生专版是以校报本身为母体的子刊物主要侧重于校报因空间原因难以详细展开的内容和一些校园小消息及服务性信息她的形式可以是校报英文版、校报学生工作版或者根据校特定时期和特定工作任务的增刊等。

  校报学生专版的采编印完全以学生为主,她的出版原则不设时间限制根据需要而定。专版的前期策划、稿件采写、稿件编审、画版、印刷、校稿都由学生全程参与和决策制作程序等。校报部只参与出版前的核定工作这样的专版就是大学生们自己的作品有绝对的自主权也是更好参与校报母体制作的最好练兵处专版方式的应用在锻炼学生的同时也繁荣了校园新闻舆论阵地的建设壮大了舆论力量。

  在广泛征求与校报工作相关的老师意见基础上,与时俱进地修汀《大学生团章程》明确大学生团的宗旨、机构、人员分工、团队义务和权利、例会制度等同时在《章程》修汀的基础上制定《大学生团考核办法》、《大学生团评优标准》、《大学生团下作条例》量:化考核标准把投稿量与发稿量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规定每学期大学生应完成规定的稿件数对未完成投稿任务者作不及格处理,并劝退明确奖惩办法鼓励在省级以上的新闻媒体发稿每年组织一次优秀学生、优秀新闻作品的评选,等同校级获奖月逐步提高奖评的质量和档次,获奖情况通报到学生所在院系和班级在校优秀学生奖学金评比。

  学生来源于学生通常欠缺新闻基础知识,有的连新闻的“五个w”都不甚清晰为了使他们尽快成为适应校报新闻报道的小校报部应对其加强业务培训。

  在招收新大学生时,请老学生现身说法,介绍经验方法让优秀的老和新结成对子在刚入团的一学期内新所有的采访任务都跟随老进行,老毫无保留地言传身教使新在新闻采写的实战中加快成热的步伐。

  2、定期举行新闻知识讲座,从理论上提升业务水平定期组织高质量,高水平的新闻理论知识讲座是提升大学生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应邀请新闻界理论专家、名、名主持给大学生团开设“新闻基础理论”,“新闻理论实践”,“新闻实务与写作”,“新闻写作技巧”,“新闻采访要点”等主题讲座。校报人员要经常结合大学生的投稿从不同角度帮助大学生领会新闻的要义、掌握新闻稿件的写法提高其业务水平。

  要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城市的新闻资源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坚持为学生提供到报社实习的机会让他们走出校门在高水平的实践中汲取经验和营养取得良好的成效,暑期社会实践给学生提供练笔机会走出校门在社会知名报刊中实习锻炼将会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实际作战能力和新闻素养。

  校报为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进行素质教育提供了园地,一方面增强了校报的底蕴,对校报的发展产生了有益的推动,另一方面,也为学校教书育人的根本职责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总之,建立一支快速、精干、高效的大学生团队伍是高校校报充满活力、生机盎然、壮大发展的关键,而优秀学生团的成长又是大学培育“四有新人”,的一个重要部分,只有在工作过程中开拓进取,敢于创新,才能使校报发展和学生培养相得益彰共创佳绩。

  本文来源网络由中国学术期刊网(www.qyjyqh.com)整理发布,本站转载的内容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期刊论文网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上一篇:『高等教育』试论对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

下一篇:『高等教育』浅谈高校青年教师发展工作问题研究

相关推荐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