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 > 正文

  1、顶板事故较为突出,其次是运输和瓦斯事故,暴露出部分煤矿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尤其对矿井瓦斯防治、顶板、机电、运输方面存在的问题未认真得到整改落实,特别是瓦斯防治和顶板现场安全管理较为混乱,防范措施不到位。

  2、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现场作业人员“三违”造成的,说明部分煤矿行业从业人员安全教育滞后,安全素质普遍较低,自我防护意识较差,遵守安全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不强。

  3、顶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客观上由于部分煤矿基础条件差,井巷布局不合理,安全投入不够。主观上是由于工人在工作中支护不到位、或者是支护不及时造成的;有的是处理危岩时,措施、方法不合理造成的;有的是支护材料不合要求造成的。在瓦斯事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瓦检员配备不足,责任心不强,检查不及时,没有及时跟班作业,井下电器有失爆现象;瓦斯防治措施和管理措施落实情况不好,矿井通风设施质量和管理差,造成通风系统不稳定、不可靠,瓦斯很容易产生突然集聚,造成瓦斯事故的发生。从分析来看,事故归根到底均是由于直接操作者不按照煤矿安全操作规程或者是企业没有制定切合实际的、详细的、科学的操作规程,致使从业人员有章不循或无章不循,企业的管理人员又严重不负责,加之本身基础条件差,致使事故多发。

  4、事故多半发生在夜班,大多管理人员夜班带班不认真,致使安全事故发生。说明了企业的现场管理责任不落实,监督不到位,工人乘机违章操作。

  煤矿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搞好煤矿安全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先进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做好安全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各煤矿企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从安全的投入、教育培训、现场管理等各个方面入手,努力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真正做到安全,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部分煤矿由于井巷布局多数不合理,提升运输、开采、通风设备设施较为落后,虽通过整合、技术改造,但企业改变不大。为此煤矿要加强自身安全管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投入,全面改善企业的软、硬件设施,特别是在提升运输、通风、排水设备设施等方面要进一步加大投入,从而努力改变企业安全的条件。

  当前从煤矿安全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表现为煤矿的管理人员安全知识溃乏,在具体的安全管理中失误较多,不能够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的、科学的安排部署,而从业人员自身素质较低,自我防护意识较差,“三违”时有发生,为此做好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显得尤为重要。煤矿企业自身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特别是要针对各自煤矿的实际情况按照操作规程逐条逐款培训到位,真正使工人既熟悉井下开拓布局情况,又真正能够做到遵章守纪,不违规操作,确保安全。从而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要全力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严格管理。我们既要认真总结近年来煤矿安全上取得成功经验,更要看到我们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制度的落实上还存在着差距,为此要抓好(1)企业要进一步针对煤矿的实际制定和完善煤矿采掘作业规程,并且按照规程要求切实加强有关管

  理人员的责任,线)每一个企业都要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真正做到“日监测、周报告、月分析”,即“日监测”:每天企业现场管理人员对每一个环节、每一时段过程都要做到监测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违章行为,同时保证做到工人不出井、管理人员不下班。同时对每天的工作情况都要做到有书面记载,并报告有关矿领导。“周报告”:主管安全的副矿长要将每一周的工作情况及时梳理、总结,并报告给矿长以及有关的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月分析”:就是企业矿长每月要召集有关的人员对当月安全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的意见,并安排下月工作,真正做到安全胸中有数。(3)建立严格安全检查制度,全力整改安全隐患。一方面企业自身要重视安全,不仅要加强安全的硬件设备投入,更要抓好日常安全的检查,特别是对井下采掘工作面、盲巷、废巷的通风瓦斯管理,对井下运输大巷、工作面的支护管理危岩的处理对水灾的预兆等都要严格的进行检查,制定好严密防范措施,确保安全。

  当前,部分煤矿安全上伤亡事故发生的重点是顶板和通风瓦斯两个方面,但工作上的难点还包括水患的治理。因此如何防范以上三个方面的伤亡事故,是我们下步工作的重中之重。

  (1)在顶板管理上,一是必须督促企业配齐配足专职顶板管理员,明确其具体的工作职责、工作时间、工作范围,分片分段加强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二是企业的操作工人必须按照作业规程,做到敲帮问顶,支护到位,杜绝工作面现场空顶作业,冒险作业,在处理危岩时技术人员必须现场指挥,制定科学的方案措施方可进行,切实防止顶板事故;三是煤矿井下负责技术的矿长,必须对专职顶板员的工作和工人的支护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抽查,及时解决顶板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2)在通风瓦斯管理上,一是企业必须按照“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隐患排除、綜合利用”二十四字方针,全面制定企业的瓦斯治理方案,并严格按方案操作;二是所有煤矿提高一个等级进行管理,即瓦斯矿井按高瓦斯进行管理、高瓦斯矿井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进行管理。所有煤矿必须配备瓦斯监控系统,其监控的范围、地点、时间必须按规程进行,并实行专人负责;三是加强通风设施的管理,严禁井下无风、微风作业,特别是要抓好迎头掘进通风管理,防止瓦斯突然积聚;四是企业必须配齐配足瓦斯检查人员和瓦检设备,并严格按照规程加强瓦斯检测,坚决杜绝瓦斯事故的发生;五是必须加强井下电器设备的管理,严禁井下电器失爆。

  (3)在水患治理上,煤矿企业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制定水患治理方案,特别是有水患威胁的矿井,必须对采空区,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制定科学的探放水措施、方案。井下探放水工作必须按方案进行,同时明确专人负责。在汛期要加强井上下值班管理,防止洪水对矿井的威胁。

  本文来源网络由中国学术期刊网(www.qyjyqh.com)整理发布,本站转载的内容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上一篇:『教育理论』课程改革与教育公平的

下一篇:『教育理论』班干部在系教务工作中执行效率问题的初探

相关推荐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