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 > 正文

  论文摘要:农业实践知识同英语教学相联系,实现英语课堂教学与具体实践紧密结合,对于充分利用中国广大农村中学的优势,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历,探讨了农业实践知识在英语教学改革中的运用和取得的良好效果。

  长期以来,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师受困于教学条件的缺乏。录音机是他们唯一可以利用的教学辅助设施。演示性等相关的直观性教学开展的不多,教师的教法单一。久而久之学生学的厌烦了。能否利用并充分挖掘农村地区特有的环境资源,把学生所熟知的农事活动有机地与书本知识结合起来,增加课堂教学的实践性,这是广大农村教师可以探索的问题。

  在中国的广大农村中学,学生大都对农业耳闻目睹,有的同学在课余时间还亲自下地帮父母进行农业,接触到农业的基本知识。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把农业概念带进英语学习活动中。例如,在上七年级英语时,七年级学生刚接触到英语,对英语有着新鲜感,兴趣浓,常常问这问那。“苹果用英语怎么说?”“马铃薯怎么说?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我一一给他们解答之后,乘兴启发:何不自己开一块“农业试验田”种上自己的庄稼,一学期、一学年,甚至三年下来,看自己的“收成”怎样,岂不更好?同学们兴趣大增,自觉组成小组,在教室的墙面上开辟几块“农业试验田”。在学到tomatoes时,他们用彩笔画上西红柿,并在下面注上英语,这算是“种上”了第一棵庄稼。逐渐地,他们在“试验田”里种上了马铃薯(potatoes)、苹果(apples)、香蕉(bananas)、西瓜(watermelon)等等。在同学们“试验田”里有了自己“庄稼”之后,他们就可以在课余时间进行叫卖或赠送:doyoulike…?howmuch…?howmany…?what’syourfavourite…?等等句型得到了有效地练习。如此“种庄稼”的活动一直持续到九年级。同学们关于农业方面的单词以及与之有关的句型、对话等,都随着“试验田”的丰收而得到锻炼和提高。

  这种教学方式还可以推广到其它行业,诸如“工业”、“医学”、“建筑”、“社交”等等,都可推广示范。由此及彼,借用“农业”经验,英语教学打破以往的常规,走向异彩纷呈的自由王国。

  英语学习仅仅靠课堂上学一遍是不行的,还要不断地复习、巩固、提高,精益求精。如同农业一样,只是把“种子”种下去是不够的,还要精心地呵护,才能获得最后的收获。同学们经常开玩笑地说:“老师,你简直就是农业专家了”。在传授知识和训练能力的过程中,我有时会把农业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收到了“借春风,行秋雨”的成效。

  例如,在教学讲到介词用法时,我首先出示卡片,把介词说成“种子”,把用介词填空说成是“选种播种”,具体形象,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以下是教学过程:

  老师:(拿一个球放在桌子下面,继续做同样的练习,然后在要求学生用词语做填空练习,进一步熟悉词语,这就像在给庄稼施肥一样。)

  老师:下面以小组为单位,采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文章并注意刚才学过的介词的用法(除草过程)

  一节课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和精彩,孩子们在“乐中学,学中乐”。我按照学生熟悉的“种庄稼”的顺序一步步加深课堂进度,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持久性,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有成就感。学生对每一个环节都十分感兴趣,积极性很高,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用英语去交流,为了这个目的,我们应该多开展学生感兴趣的课外英语实践活动。为此,我常把学生分组带到室外,让他们与大自然接触,参与农业活动。不仅能让学生获得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而且可以通过人与物的作用。利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练习,让他们在真实的情景中学英语。在轻松有趣的劳动中,学生自主的完成了兴趣吸引——渴望学习——主动求知的获得知识过程。在收获时学生会互相赠送他们的“成果”,从而推动了整体的均衡发展。

  华罗庚说过,唯一推动学习的力量就是兴趣与方便。如果我们能多给学生一些趣味,一些亲历和一些体验,哪怕是普普通通的一次实践,一次模拟实践的游戏,都会使学生心门洞开,视通万里。更何况我们有天地作课堂,有自然为课本,加上我们身体力行地引导,何愁孩子们心灵不舒展,眼界不敞亮!

  学无定法,教亦无定法。英语教学“农业化”是我的尝试。作为英语教师,只要自己不断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总能找到一个既符合身边实际又能迎合学生口味的教学方法。

  [1]陈琳,王蔷,程晓堂.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本文来源网络由中国学术期刊网(www.qyjyqh.com)整理发布,本站转载的内容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上一篇:『教育理论』论体育创新教育

下一篇:『教育理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确定的方式方法

相关推荐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