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师竭力主讲,学生消极参与”的高耗低效式教学,要想打破这一现状,必须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引进更为先进、更加开放、教学灵活的新教学模式。为此,我们积极借鉴洋思中学、东庐中学、特别是杜郎口中学的成功经验,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开创出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自主在前,合作为主,教师点拨,检测跟上”的“四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教育‘满堂灌’的填鸭子硬塞方式,它以导学案为载体,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是目标;预习、展示、反馈是它的三大模块;自主、合作、探究是三大特点;开放、互动、高效是三大核心。它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我的课堂我做主”的理念。”
于是,在我校的日常教学中看到了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幕:三尺讲台上滔滔不绝讲解的不再是老师而是每个学习小组的学生;学生们分组或6人或8人围坐一团,他们可以相互争辩、也可以代替老师在黑板上解疑答惑;课堂发言可以不用举手,各小组根据老师提供的导学案不断亮出自己的观点,有赞同的、有修正的,或是其他富有想象力和说明力的其他解决方法……这样的课堂再也看不到打瞌睡的学生,只有扯着嗓门表达自己观点的“小老师”,课堂完全成为了学生的舞台。
一是改变了教师的备课方式,由过去各学科教师单打独斗备课变成了以年级学科备课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这种备课方式集思广益,能针对教材和学生实际挖掘出教学的“真问题”,实现了备课的再创造。
二是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全校教师每次上课前一天,把导学案发给学生对照教材自学,或课前10分钟预习自学,解决基础问题,碰到生疏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做好标记,待第二天课堂上交流、展示、质疑。这种教学模式坚决杜绝满堂灌,老师只进行点拨、指导、答疑,重点讲学生不会的知识或是容易出错的知识,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互动讨论、交流展示,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展示讨论时,各组同学或在黑板上交流讲解,或在座位上补充纠错,不懂的问题可以组内交流探讨或是向组外同学请教,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
角色互换,让学生由原来被动的知识接收者变成了知识的探索者。转换师生角色,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乐学的园地,让学生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激活封存的记忆,唤醒沉睡的潜能。把课堂还给学生,不仅让学生动起来,也让课堂活了起来,尤其是“兵教兵,兵练兵”,互动、交流、展示等措施,让同学们由“听众”变成“主演”,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尝到了自己发现知识的乐趣;特别是解决了长期以来令学校领导、老师家长头疼的学生上课不愿听、听不懂、课堂上睡觉的现象。现在,我校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正在逐步得到培养,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升,逐步达到像杜郎口中学“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的目标。
本文来源网络由中国学术期刊网(www.qyjyqh.com)整理发布,本站转载的内容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