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 > 正文

  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待续性发展为目的,有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纬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以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三个维度加以表征。

  (1)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2)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几方面的要素: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3)探究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要从这三维度的学习方式中摸索经验,使其得到完美的结合,达到天衣无缝,我认为逆向思维的方法比较适用。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2)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3)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4)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5)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要求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发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它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新教材中每一单元的综合探究模块作为政治新课改的一大亮点充分反映了这一理念。综合探究注重三维目标的达成,关注学习方式的运用。

  综合探究课一般给的题目比较宽泛,如:《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的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学生对该领域涉及、参与甚少,现代社会又开放,学生也处于比较开放的社会环境中,他们有年轻人的激情,会对此探究有着较浓的兴趣。教师引导学生搜集反倾销和绿色壁垒影响我具出口,中国彩电业直面美国反倾销等等微观主体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深化研究在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应对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绿色壁垒、反倾销等问题提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建议。提醒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作为自己的理论依据,鼓励不同意见的争辩,让学生的思想激情碰撞,不仅巩固了企业如何经营和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等基础知识,而且增长了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开拓了视野,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合作感,实现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

  2.在能力提高方面,综合探究课运用现代学习方式,达到了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创新能力。

  在当前我国不能完全改变应试教育的前提下,只能通过高考这一指挥棒来诠释综合探究课在日常教学中的重要性。这从高考试题在材料的选辑、问题的设置、答案的思考上,都充分体现新课改的开放性、探究性等的理念。近几年高考上海卷、广东卷、文科综合卷就出现了综合探究题。如:2006年江苏卷第39题联系热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废旧电池回收和处理现状为背景设计综合探究试题,就体现了高中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式学习目标和模式,题目的设计上采用了开放式、研究性设问,答案的设计要求学生运用研究性学习来分析研究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积极开展创新思维。2007年广州市的一模测试题第35题设计了辨题:正方主张抵制洋节,反方主张引进洋节,要求学生参与其中一方进行辩论,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简要说明理由。2008年江苏高考第37题以08年北京奥运会为背景,某校高三(1)班开展了感受奥运、参与奥运、做奥运文明使者的探究活动,综合考查了同学们对必修课4本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09年江苏高考第37题以建国60周年、五四运动90周年为背景,要求学生收集这方面的材料,跟帖展开讨论,将《文化生活》、《经济生活》、《哲学与生活》的相关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综合探究课最能体现新课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新理念。学生的综合探究活动一般要经历的过程是:划分专题;明确分工;收集相关资料;合作探究;提炼整合;成果展示等。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展示并分享合作探究成果。这一过程,需要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统一。

  哲学家休谟曾说过:没有道德情感,就没有道德行为,只有当下、直接的情感才能激发意志,产生行动。综合探究课从根本上体现了上述要旨,逆向思维法是最好的选择。所谓逆向思维法,就是指人们为达到一定目标,从相反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中引导启发思维的方法。下面我以《经济生活》(必修1)中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为例。谈谈在综合探究课的教学中如何运用逆向思维法,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的,体现现代学习方式,完成课标规定的三维目标的。

  逆向思维必须在顺向思维形成一定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即学生在进行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探究时必须在已有的、定型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

  即在掌握了与经济制度理论和根本经济制度,企业与劳动者这一时代特征的要求下,投资理财的选择这一原则的指导下进行深度探究。所以在教学中采用:

  在知识体系建立的过程中遵循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首先形成正确的教学体系,达成教育教学共识,形成良性的知识构建方式。

  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学生接触新知识体系时,必须用顺向思维(遵循常规思维)使知识掌握的准确充分,体系完整,这是整个教学的起始环节,不能打乱知识接受的结构,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更有利于综合探究时把握方向,明确目标。

  明确知识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从各个角度分析知识体系形成的过程和研究的方法,为学生深化探究打下基础。如讲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时,一定是先从马克思主义关于关系一定要适应力发展状况的理论开始,那就必须让学生了解整个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从而形成理论来源于实践的理念,为今后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做准备。

  形成正确处理常规问题的技能。这是思想政治课必修1的重点,让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从现代社会要求出发,最终要让学生回归生活,回归社会,并得到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实际能力。如通过学习投资理财的操作方式,让学生参与家庭日常生活,从而提高理财能力。这是创业必备的素质之一。

  顺延知识并收集相关资料。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运用各种媒体,收集相关资料,并运用知识加以分析和判断,学会运用知识驾驭知识,这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这是综合探究前的知识准备。

  运用已有知识为自身发展服务。这是综合探究的任务,也是综合探究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学生根据教材提示的问题,进行课前准备,教师根据活动要求进行必要的活动。

  在上述学习的基础上开始综合探究,如果再按顺向思维操作,学生会缺乏活力,兴趣不高,最终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所以在综合探究课教学中必须抓住学生最薄弱的环节,深层次的进行挖掘,才能让学生有所获,有所得,才能把理论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达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

  有一种敢于怀疑的精神,打破习惯,反过来想一下,这种精神越强烈越好。习惯性做法并不总是对的,对一切事物都报有怀疑之心是逆向思维所需要的。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关键问题是让学生分析为什么要定这样的职业理想?如果实现不了自己的职业理想怎么办?学生自然会加强思考,并能认真思考自己选择的正确性和准确度,这今后奋斗做好思想准备和精神支持。

  以把握思维对象的对立统一为目标。要求人们在处理问题时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差异,也要看到事物之间因差异的存在而带来的互补性。探讨就业环境的乐观前景,分析今后就业岗位的危机意识,引进就业形势的变化性和就业前景的不可预测性,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风险意思,为学生生活引入社会竞争意识与机制。

  在心理上对已经发生了的事件进行否定并表征其原本可能出现而实际未出现的结果的心理活动,是人类意识的一个重要特征。主要有加法式积累所需知识和技能,减法式排除自己的不足和短处,替代式找到自己求职过程中必须注意扬长避短的技巧,为今后求职成功及早做好思想、知识、技能、技巧的准备。

  就是对一个概念、一个假设或一种学说,积极主动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思考,以求找出其中的悖论之处。主要针对学生可能涉及到的应试教育的得失,素质教育的脱轨与回归,参加社会实践的可能性现实性必要性,终身学习重要性的分析、讨论进行引导,使学生在各种环境中都能得到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e用批判法掌握自行创办企业者应具备哪些素质,其中哪种素质最重要?我们应当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

  对言论、行为进行分辩、评断、剖析,以见正理。以批判法来进行逆向思维仍然需要以一般性的思维技能为基础,比如比较、分类、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自主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是通过评分辨、评断、剖析哪种素质最重要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如何在积累的素质要求中,通过什么途径提高自身素质,以及为提高自身素质必备的准备是什么。

  在前两项任务完成以后,真正的综合探究主题应回到在选择自主创业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对这个主题的解决应该是条理清晰,水到渠成的事,学生会认真分析,仔细探究自主创业的得失利弊,形成正确的学习理念,积极面对未来挑战与竞争。得出必须有豹子般的灵敏反应,必须有狮子般的凶残,必须有虎啸般的魄力,同时也必须象狐狸一样有心计

  在综合探究课中运用逆向思维并不是主张人们在思考时违逆常规,不受限制地胡思乱想,而是注重训练一种小概率思维模式,即在思维活动中关注小概率可能性的思维;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克服思维定势的局限性,是决策思维的重要方式;是面临新事物、新问题的时候,学会从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独辟蹊径分析研究新事物、解决新问题,我认为这种方法会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使效率和效果成倍提高,更有利于学生发展。

  现时代的要求、学生成长的环境都不允许我们再有做本宣科的教书匠的思想,面对挑战,留给我们的是更多的思考。

  3.2009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地理政治《考试说明》,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本文来源网络由中国学术期刊网(www.qyjyqh.com)整理发布,本站转载的内容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上一篇:『教育理论』如何转化问题生

下一篇:『教育理论』浅析走向区域教师教育的职前教师职业技能培养

相关推荐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