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 > 正文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实现优势互补,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能得到培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只有相互团结、相互信任,才能在共同的期望目标激励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完成小组分给自己的任务,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合作学习也可以充分调动各个层面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的出发点是要创设便于学生思考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动脑欲望,逐步形成动脑、动口的习惯,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做、敢说。具体分组时,可以按照成绩把学生分成好、偏好、中等、差四等,再按照学生的性别、能力、性格,每组分配一人,组成4人学习小组,成绩好的学生为组长,负责讲题、监督、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

  排座位时可按照同组就近原则,这样便于组长管理和讨论问题。学要生准备记作业本,每天下午放学前组长检查组员作业是否记在本子上,然后组长签字;写完作业后家长核对每项作业是否完成,完成后家长签字。通过学习小组,提高了监管力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了学习效率,优化了学习方法。

  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需要不断探索、努力研究,使学生的自主意识、探索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不断得到增强,并在各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一要围绕提高社交能力,增强合作意识。通过小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养成独立思考、互帮互助的习惯,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二要立足锻炼心理素质,培养团体精神。小组合作每个人都有分工,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只有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都要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合作学习才能启发自己、帮助别人。三要着眼集体,唤醒主体意识。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只有让学习活动任务分担与成果共享,才能为学生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交际能力的培养、自我意识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

  本文来源网络由中国学术期刊网(www.qyjyqh.com)整理发布,本站转载的内容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上一篇:『教育理论』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下一篇:『教育理论』关于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相关推荐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