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 > 正文

  摘要:针对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进行的感恩教育活动,有着现实的必要性、操作的可行性,它能使枯燥的德育教育变得鲜活起来。

  传统的德育教育常容易流于形式,简单说教式的德育教育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逆反。如何将德育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结合,引起他们内心的共鸣,将呆板的说教变为鲜活的活动,是探索中职德育教育新模式的着眼点。结合德育教育改革的探索,我们从2006年开始,在全校新生中开展了感恩教育活动。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在和谐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中感知美好生活,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感恩,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是我们代代世世信奉的格言、祖祖辈辈传承的教诲。传统的感恩情怀,应该在青少年身上得到更多的体现乃至发扬光大,而不应该薄弱甚至缺失。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了社会感恩教育的缺失。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的成和道德完善不是与生俱来的,教育工作者不能简单责怪有道德缺陷的学生们,而应积极改善和挽救正在渐渐淡化的道德观念和日益冷漠的心。感恩教育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根据调研情况,我们在每年新生入校时,结合入学教育开展了系列化的感恩教育活动,活动包括以下内容:

  5、算亲情账。每位学生算一算自己入校后,平均每天学习多长时间,又浪费了多长时间,对自己的收获做出自我评价。亲情账内容还包括:将自己每个月的学费、生活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计算家庭对自己的投资并与家庭收入对比;计算从幼儿园到中专毕业,家庭在自己学习上的总投资;假定毕业后的收入,计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投资。

  7、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举行题目为“师恩难忘、师情永存”征文活动;开展向老师献真情活动,自选“四个一”(写一封信、谈一次心、提出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8、感激同学间的爱心相助:召开以“同学如手足”、“牵手同学”、“共同进步”为内容的主题班会;倡导每星期为同学做一件有益的事、为班级劳动一次,掀起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进的热潮,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10、学唱“感恩教育”歌曲,推荐歌曲有《感恩的心》、《常回家看看》、《烛光里的妈妈》、《为了谁》等。

  形式多样、贴近学生生活的感恩教育,能使学生理解到父母的“不容易”,体会到父母培养自己的辛劳,使学生能用一颗感恩的心去亲近父母,用具体行动去感谢父母。德育教育不再是板起面孔的说教,不再是简单乏味的大道理,而是鲜活的、身边点滴小事情组成的、学生非常踊跃参加的自我教育活动。

  感恩教育培养了学生的感恩意识。感恩不一定要惊天动地,而应该是时时心存感激。要学会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感恩,比如在应该表达感激之情的时候,真诚地说声“谢谢”。珍惜拥有的幸福也是感恩,是对幸福给予者的感恩。

  感恩教育能让学生意识到感恩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它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是一种感动并能享受这一感动的思想境界。心中有爱才能发现这个世界充满爱心,心存感恩才能感知生活施与我们的恩泽。感恩教育使学生懂得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道德修养,同时也树立了对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感恩是人之常情,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社会责任感。感恩教育使学生知道,一生中应该感谢的不只是父母,还有很多其他的人,如师长、朋友、同学、亲友、陌生人等等。正是由于有了这些人付出的爱心,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温馨美丽。

  感恩教育,要避免行驶在传统德育教育说教的惯性中,要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情结,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引导和启发学生。有时,只需一点及时的提醒,就可以点燃学生心中感恩的星星之火。

  本文来源网络由中国学术期刊网(www.qyjyqh.com)整理发布,本站转载的内容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上一篇:『教育理论』浅论教学的道德性在教育伦理学中的作用

下一篇:『教育理论』浅析高职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体育疏导途径对策研究

相关推荐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