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 > 正文

  论文摘要:本文采用甘中职师生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初步了解并分析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现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英语文化教学提供依据。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语人才。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要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而目前我们的中职英语教学还没有真正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我们培养的大多数学生职场英语应用能力较差,在职场交际中时常遭遇文化误解,从而出现“社交语用失误(leech,i983),这种“失误”指不能用英语与外国人进行有效的交际。多年来我院的中职英语教学跟传统基础英语教学一样,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文化意识的培养,其结果是学生的英语社交语用能力差。据此,笔者在本院中专部展开文化意识调查,意在对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进行透视,了解其现状,发现其利弊,尤其是发现其存在的与职业教育不相适应的因素。同时,本调查还意在引起中职英语教师对文化教学的重视,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探寻一条符合职业教育的文化教学之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职场竞争力。

  教育部将于2009年秋季试行的新《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中提到: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等。其课程目标要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职场英语应用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新大纲把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文化意识结合起来的要求体现了中职英语教育的时代特点。但现实情况是有关职业学校英语文化教学实践,目前只处在起步和实验阶段,文化教学在英语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并不突出。

  kramsch认为:语言表达文化现实;语言体现文化现实;语言象征文化现实.语言与文化融合成一体的事实说明教授一门语言,就不可避免地要教授其相关文化。邓炎昌、刘润清先生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指出:“熟悉有关文化知识有助于保证使用外语得当。”书中更明确提到对于语言的学习和文化的学习密不可分。

  文化教学始于中世纪的拉丁语教学,真正有目的,有系统地在语言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一出现于美国。1945年美国学者弗莱斯(fries)首次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意义揭示出来。他认为语言的掌握是建立在对其使用的文化环境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的。20世纪60,70年代国外语言学界出现的文化热打破了传统的以语法翻译为基础的语言文化教学模式,社会学家hymas首次提出交际能力的概念,导致了语言教学领域方向性变革。人们开始普遍接受外语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过程。80年代强调语言的社会功能的跨文化交际学引人我国,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自然地联系到了一起。进人9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日益受到重视,许多学者在语言文化的不同层次上展开了研究。胡文仲教授收集整理了大量关于跨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如他的专集《文化与交际》集国内44篇有关文化研究的论文成果于一体。邓炎昌、刘润清(1989)合著出版的《语言与文化》讨论了使用英语时所涉及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文化因素。近十多年来其它学者和如许国璋、赵贤洲、桂诗春、高一虹、等对语言与文化的研究也更细致更具体,大多集中在词语的文化内涵、非语言交际与文化和文化导入的研究上,为我国的语言文化教学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

  本次研究对象为咸宁职院中专部06财会专业2个班共112名学生;中专部12名英语教师(3名为硕士,6名硕士在读)。本次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112份,回收106份,回收率94.6%;发放教师问卷12份,回收12份,回收率100%。本研究设计两套调查问卷,一套是学生调查问卷,一套是教师调查问卷。问卷来源于邓兆红的优秀学位论文《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视野下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实证研究》中的部分内容和网上相关内容并作适当改动。题目为单项或多项选择题,要求根据实际情况作答。

  以上调查结果可喜的一面: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抱有积极热情的态度,如1至3题所示;第6小题也显示了大多数学生(60.4%)对文化知识与成绩的正相关关系有正确的认识;通过第7小题的调查,我们得知49.1%的学生阅读英文读物是为了了解英语的文化和生活知识,这说明他们的潜意识里都渴望学习文化知识,培养文化意识;另一个渴求学习文化的证据在第14小题里也一览无遗,33.1%和40.6%的学生认为英语课中介绍文化的时间最好占10%和30%的时间。但是整个调查结果也反映了令人担忧的一面:学生文化意识普遍薄弱,有的甚至不懂什么是文化知识,如第4小题调查显示50.9%的学生仅关心语言技能训练,不关心文化知识的学习;第9小题显示共有21学生不知道英语教材中含有文化因素,42个学生认为含量很少,两者百分比之和高达53%;在第15小题的调查中,31.1%的学生对学习文化在职场与外国人的实际交流中的作用不确定;第10小题中77.4%学生认为制约其文化意识的因素是英语基础薄弱,无法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这足以说明中职生急需加强基础,提高学习兴趣;另外,学生大多感到中职英语文化教育严重缺失,如第10小题调查显示英语老师没有对学生进行过文化类讲座和推荐阅读文化读物,37,1%的学生选择教师文化教学方式是通过介绍与课文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来实现。总之,学生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不管是教材还是教师的教学都无法满足学生对文化学习的需要。

  调查的内容主要有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认识、文化教学的进行情况、文化内容的了解情况、文化教学的制约情况以及改善文化教学的途径等5个方面。

  在被调查的12名教师中,9名教师认为文化教学非常重要,表示希望接受有关文化教学方面的培训,从而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在课内外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文化教学的教师有4名,课堂上进行了文化渗透的有9名,所有教师认为自己或多或少地进行了文化渗透。对文化内容的了解情况显示:7名教师认为语言不是文化的唯一表现形式,非语言交际如宗教,政治体制,饮食习惯等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问卷显示文化输人严重不足,值得庆幸的是8名教师已经意识到教法陈旧和知识结构欠缺对文化教学起到了很大的制约作用;另外学生基础、教材编排也制约了文化教学。至于如何改善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教师们各抒己见:4名教师认同改革英语测试方式,将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四种英语技能并驾齐驱,3名教师希望研究有效的文化教学方案和出台符合中职生认知能力的文化教材;5名教师认为举办文化讲座、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等为重要途径。教师问卷结果足以说明我院英语教师已意识到了文化教学的重要,这为中职英语文化教学提供了思想保证。

  新中职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英语学科及其教育教学更凝聚了鲜明的跨文化交际特征,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的培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时代所需。教师作为语言文化信息输人的主导者决定了教师首先必须是“文化人”,其良好的文化素养和知识结构对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调查结果,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意识首先要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其次,中职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体现英语的应用性和职业性以满足学生职场交流的需要,因此,英语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从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教法改革等方面来加强和提高文化教学水平。目前,笔者正在进行为期半年的文化教学实验,以期深人研究中职英语教学。

  本文来源网络由中国学术期刊网(www.qyjyqh.com)整理发布,本站转载的内容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期刊论文网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上一篇:『中等教育』追求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下一篇:『中等教育』浅析项目教学法在化学检验技能培养中的应用

相关推荐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