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 > 正文

  1、建立“阳光小组”。“阳光小组”的成立和活动制定了比较规范的制度,目的就是使我们的“阳光行动”在群体合作中靠成员间的互助协作完成各项活动任务。因此,“阳光小组”的活动实际上也就是“阳光行动”的过程。“阳光小组”的成立必须首先向学校德育处申请,根据德育处的要求登记、注册,推选正副组长,确定策划、文员、摄影小等各项工作的负责人,由德育处为全校的“阳光小组”建立档案,统一管理。“阳光小组”基本上以班级为单位,根据学校的整体规划和自主的选题开展活动。每学期和每学年开学时,德育处会制定一系列的学生“阳光行动”计划,并据此提供一系列思路和参考选题,各小组就可以直接从中选择选题,也可以根据学校的计划自行确定选题开展活动。

  2、评选“阳光班级。”是在阳光教育理念指导下,建立的一种学习型班级。阳光班级的标志是“阳光班牌”,它用阳光标徽多少来评价阳光班级的级别,即金色阳光班级(5颗阳光徽标),银色阳光班级(4颗阳光徽标)和绿色阳光班级(1-3颗阳光徽标)等。阳光班牌统一挂在本班门口的右侧,每颗星徽像阳光一样熠熠生辉,以展示本班的整体风貌。阳光班级的内容有规范之星、自主之星、健康之星、诚信之星与和谐之星。规范之星即行为规范:(尊敬师长)态度诚,(到校放学)时间准,(服饰)装束宜(且好),(同学交往)多珍重,爱(护)公物(不乱涂),(勤俭节约)人为本;自主之星即学习、生活自主:自主合作爱集体,课余锻炼有规律,社会实践要创新,朴素生活靠自己;健康之星即身心健康:体质健,兴趣高,助弱困乐奉献,禁烟酒卫生好;诚信之星即责任强、讲公德、守诚信:拥民和爱国,维权又履责,举止须文明,一致看言行,严格先律己,服从且管理,遵守公德,孝亲敬长,弘扬美德;和谐之星:师生共长,长幼相亲,多育并举,同学互进,遵守公德,文明守信,保护自然,珍爱生命,生活有序,昂扬上进。

  1、塑“三心”:爱心、孝心、诚心由于不良思潮的影响,当下,一部分学生缺乏爱心,人情淡漠,自私功利,言行不一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开展爱心、孝心、诚心教育,既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需要,又是时代发展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且而符合阳光所承载的温暖、无私与公正的基本特征。在塑“三心”的活动中,以讲孝心和诚心为重点,要求学生“孝敬父母、修身洁行、诚实守信、立志勤学”,并细化为“进门问安、临别再见、孝敬长辈、干活事先”的十六字孝亲口诀,学校还向每一位学生布置了四份特殊的塑“三心”实践作业——“为父母亲洗一次脚”、“陪父母亲上一次班”“和父母亲唠一次家常话”以及“上敬老院与老人们拉一次手”,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体验长辈劳作的辛苦和治家的不易,从而增进与长辈的感情,学会感恩。

  2、负“三责”:学会负责,向自己负责、向他人负责、向环境负责这是当今公民的基本素质。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约束、规范自身行为,是构建生态校园、和谐社会的需要,是阳光德育的精髓所在。为此,我校开发了“追寻父辈的足迹”、“如何避开诱惑”、“模拟法庭”、“饮料瓶的诉说”、“班级公约”等数十种校本德育课程,极大地丰富了“三责”的实践内容。“三责”教育要求从构建班级文化入手,和班委干部一起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班级公约》,并提出了创“好行为、好习惯,好班风、好学风”的“四好”班级管理目标,要求“班里的事,事事有人做,班里的人,人人有事做;班里的事,事事做得好,班里的人,人人有进步”

  总之,阳关德育要求教育工作者须用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也就是说教师要用爱心来关怀、理解、激励学生,使他们成为性格活泼、身心健康、自立自强、合群合作的一代新人,教师自身阳光,给学生阳光,让大家共同阳光,才能真正体现了德育的真谛,只要我们在日常德育中把握好阳光德育的纵横既经线和纬线,阳光德育就会真正实现教育公平,以人为本,关注每个孩子。

  本文来源网络由中国学术期刊网(www.qyjyqh.com)整理发布,本站转载的内容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上一篇:『中等教育』一级达标中学男女生比例发展现状及问题探究

下一篇:『基础教育』幼儿园礼仪教育有效方法初探

相关推荐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