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 > 正文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舞蹈这门人体艺术被更多的人认识、接受和喜爱。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各民族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以能歌善舞著称。蒙古族舞蹈动作健壮,节奏强烈、豪迈奔放;维吾尔族舞蹈活泼开朗,风趣乐观,急速的旋转更是令人眼花缭乱;朝鲜族舞蹈姿态优美,节奏轻快,凝重端庄;藏族舞蹈雄壮有力,节奏激昂,洒脱奔放……在培养孩子现代观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用孩子乐于接受的舞蹈方式与浓郁的民族音乐,使孩子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民族精神,培养孩子对舞蹈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初步的鉴赏力、创造力,从而促进幼儿健康体魄、健康人格和健康个性等的全面发展。

  介绍舞蹈→教练舞蹈(教师示范幼儿模仿) →练习(分组) →复习巩固舞蹈(表演)。这种幼儿只是单纯的注重观察、模仿、练习的模式,只为学会和达到老师的要求而机械的动作的教学,往往忽视藏在民间舞蹈背后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对幼儿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

  老师的民族舞蹈认知水平较低,往往停留在过去50、60年代电影、电视上民族舞蹈的框架里,动作编排格式化、程序化,主题单一重复,缺乏趣味性。

  格式化、程序化的动作使孩子养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孩子没有了自己的想象空间,不能真正的感受舞蹈带来的快乐。

  舞蹈有着它的共通性,只要是适合音乐和舞蹈内容的动作,都可以大胆应用。可大多数老师没有这样的认识。

  造成以上误区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幼儿在民族舞蹈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认识不够,对民族舞蹈教学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和完整。

  傣族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民族,让幼儿去了解其中的民族文化并渗透其中便是学好孔雀舞蹈的关键点。

  幼儿已初步了解民俗民风的同时,营造氛围便是学习舞蹈的关键。让幼儿亲身体验民族生活,感受其中的快乐。主要体现在教室布置和各种活动区角里。

  b.律动——金孔雀(幼儿快乐跟着老师舞蹈,模仿孔雀喝水、孔雀开屏,感受、模仿孔雀优雅的体态)

  有以上三个步骤所奠定的基础,老师便可正式教授孔雀舞了。首先让幼儿欣赏教师的舞蹈表演——金孔雀,并让幼儿评价,说说舞蹈内容。再请幼儿回忆孔雀的姿态、生活习性,请幼儿补充老师的舞蹈,幼儿自由地创编。再结合音乐搭配上自己喜欢的、相应的动作。

  让幼儿戴上自己做的孔雀头饰,声情并茂地表演舞蹈。老师提出要求:幼儿之间注意感情的交流,让幼儿自由组合轮流上小舞台表演,互相欣赏、鼓励。提出舞蹈的优点及不足。表演还可在弟弟、妹妹的班级进行,更能增加孩子们的成就感。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幼儿舞蹈对于幼儿来说也是一种艺术化的游戏。将舞蹈形象化,在舞蹈中安排有趣的游戏或故事情节,来启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孩子在舞蹈中感知快乐,接受美的体验,情与德的熏陶,使孩子在获得快乐的同时也使舞蹈具有了一定的思想性。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耳朵里听着动人的音符,是多么兴奋的事情!以“情”感人,出“神”入化,音乐是“点金”之笔。选择典型的、富有动感的、有感染力的音乐。使幼儿一听就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既然是学习民族舞蹈,也要让幼儿感觉各民族音乐间的特点与差异。所以在选择音乐时,必须要有让幼儿明显地感受到民族音乐的特点,形象鲜明、情绪鲜明,以激发孩子内在情感的迸发。

  3. 气“韵”生动,完美地表现自然生活舞蹈是观察自然,研究自然,理解自然,努力表现自然,同时吸取前人的艺术营养,强调通过身、心、灵三者的结合来展示人的生命力的一个过程。幼儿舞蹈也应充分地展示孩子对自然的观察、研究、理解和表现。通过孩子们稚嫩的动作、生动的表情、欢快的笑声、夸张的表演展示他们的内心世界,展现他们眼中完美的自然生活。

  幼儿喜欢鲜艳、明快的色彩,结合舞蹈的民族特点设计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的道具、服装、头饰,幼儿非常喜欢。新颖的道具、服装、头饰会使孩子眼前一亮,既体现舞蹈作品的风格,又增强孩子的兴趣,就如同来到天山脚下,看万马奔腾,做快乐小牧民。

  民族舞蹈犹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陶冶儿童的心灵,我们要仔细洞察孩子美丽的童心世界,了解孩子的质朴情感。广泛收集、观察、提炼他们天真、形象的动作,吸收为幼儿舞蹈的基本素材。只有这样,创作出的舞蹈才会被幼儿喜欢和接受。让孩子在玩耍中、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学习民族舞蹈,幼儿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让孩子在游戏中,主动、快乐地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孩子乐意积极地去参与,并在过程中获得快乐与满足就好。

  本文来源网络由中国学术期刊网(www.qyjyqh.com)整理发布,本站转载的内容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上一篇:『中等教育』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层次教学

下一篇:『基础教育』小议作文教学与美育

相关推荐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