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 > 正文

  新课程标准及教材已经实施,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居于主体地位,教师居于主导地位,作为一种教学思想或教育观念,它已为人们广泛接受。但旧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单纯追求学生认知的发展;传统的授课方式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而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式学习。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限制学生的思维,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改革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广东省教科所郭思乐教授倡导并主持实验的一种全新教育理念——“生本教育”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生本教育” 的特点是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从而使教育教学在实现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同时,也使教师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放。那么在“生本教育”课堂里,教师怎样“教”才能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而且学得积极、欢快、高质、高效呢?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让学生积极主动参加教学活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比如在学习八年级地理下册的《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时,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在学习的内容上没有给任何限制,他们从各个方面去了解黄土高原地区、搜集有关的知识,学到的内容远比书本上的要多。在这节课新课导入时,运用丰富、生动、新奇的知识。(2)位于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而且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上课时,一定要以平和的语气,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学习,而不是高高在上,做学生学习的指挥者、讥讽者。教师还要学会赞赏学生,哲人詹姆士曾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可见,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坚持对学生优点、进步进行肯定,采取以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而学生尤其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恶言。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所付出的努力、兴趣、爱好、专长,让学生感受和分享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这样学生才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比如在上前面提到的《青藏地区》这节课时,针对各旅行社推出的旅游销售套餐,笔者不断发出啧啧赞叹之声,并情不自禁地多次用到一些激励性语言,像“太好了!”“棒极了!”“谢谢!”“真让人难以相信,你们会想出这么好的办法来”等等。学生在老师的激励下,尝试了成功的喜悦,学习愿望得到了满足,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前苏联学者斯拉斯捷宁说过:“激励就要激发学生思想、情感和行为,给以动力,唤起愿望。”奥地利教育家霍列斯曼也说过:“教师应设法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否则教学只不过是打冷铁。”所以,教育学生总是离不开表扬和激励,一个优秀的教师更应练就精湛的表扬艺术。

  经过两年来孜孜不倦的追求,地理已不再是枯燥乏味、味同嚼蜡的一门课了,所以我觉得教师的作用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鼓励、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指导学法,培养学生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正如郭思乐教授所说的那样,教师应当是“牧者”,他把“羊群”带到水草茂盛的草地,让羊儿欢快地、自由自在地吃草,而他自己则在不断地寻找、发现新的、肥美的草地,并时刻警惕恶狼的出现。未来学家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预言道:“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地理课程标准上也说要交给学生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地理,不做新时代的地理文盲,才是我们地理教师追求的目标。

  本文来源网络由中国学术期刊网(www.qyjyqh.com)整理发布,本站转载的内容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上一篇:『基础教育』如何组织小学一年级课堂教学

下一篇:『中等教育』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之我见

相关推荐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