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 > 正文

  论文摘要:任务型教学法是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广为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实践者认可和接受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也是教育部制定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所推荐和提倡的外语教学法。文章从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定义、理论依据以及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精读课中的运用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将任务型教学运用到精读课,进而增强大学英语教学的时间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语用能力。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该理论认为:掌握语言大多是在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

  任务型教学是指一种以任务为核心单位计划、组织语言教学的途径,即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的教学活动。任务型教学强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围绕特定的交际语言项目,设计出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任务型语言教学以多种理论为依据,其中二语习得理论对任务教学法有着重要的影响。代表人物克拉森(krashen)的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强调: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内容足量、材料有趣、相关、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时,才会将注意力集中于对记忆或意义的理解,习得才成为了可能。根据上述理论,外语课堂应包括“变化性的互动”的各项活动,即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目的语进行理解、交际,从而自然地、有意义地促进对目的语的习得。

  在大学英语精读课上,任务可围绕教学内容和生活情景两方面设计,围绕教学内容设计的任务要紧扣教材内容,把问题设计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上,即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的地方,以提高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围绕生活情景设计的任务,可以是真实的或模拟的生活情景。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可设计下列几种任务:

  如《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中,第三课“michael dell’s two-billion-dollar dream”时,可以让学生收集有关于戴尔以及其的背景知识。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戴尔的起步与发展。这样,可以促进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在现代大学英语中,有很多课文内容适合角色表演,比如在第一册中的 the boy and the bank officer 和第二册中的 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这一任务可促进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真实生活中去,实现了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也符合了任务教学法的主旨—— “干”、“做”中学到知识。

  任务型教学法的最后,需要对本次任务做出评价。我们可以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参加评价过程,使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象更加深刻,并能在今后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评价的内容可以是:(1)样本类:学生的作业、作品等;(2)活动成果类:与英语学习有关的手工制作、摄影作品、图画作品等;(3)评价类:自我小结、学习兴趣状况、英语各项技能变化状况、课堂表现(如朗读、回答问题、参与程度、合作程序、创新能力等)、课外活动等的评价等。(汤淑君,2006)

  任务型语言教学所追求的正是语言习得所需要的理想状态,即大量的语言输入与输出。从语言的使用方面看,任务型语言教学所采用的各种各样的任务,可以使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意识,有机会综合运用他们所学的语言,并在此基础上自主建构新的知识。任务型语言教学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符合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完成具体任务并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交际的过程和语言的功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语言运用能力,因而值得推崇。

  [5] 高义贤,张国艳.浅议任务型语言教学在专业英语中的应用[j]. 教育与职业,2006,(17).

  本文来源网络由中国学术期刊网(www.qyjyqh.com)整理发布,本站转载的内容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期刊论文网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上一篇:『高等教育』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

下一篇:『高等教育』浅析和谐实践教育模式研究

相关推荐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