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 > 正文

  我们要达到的目标就是通过一定时间的教学,使学生能够达到在学习上“自修自求自测自结”的良好状态,这既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素养。

  勤是学习之本,高效课堂的高效率是建立在学生高频的思考和互动,高频的听、说、读和写的基础之上的。课前需勤,课中需勤,课后更需勤。

  思是学生素养提高和真正高效的内核,课中自学需多思、深思,学生质疑需多思、深思,课堂自测和自结需多思、深思。

  课堂六步走,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高效还给学生。为此,教师必须牺牲自己的“骄傲”,退居幕后,垂帘听政。

  大海航行靠舵手,一个明确而适当的教学目标就是学生学海拼搏的引路人。定向有大小之分,大方向是教师对于高考风向标的把握和判断,是教师对于每册教材以及每个板块的灵魂性东西的指向。而小定向则是每课必备的,是一堂课学生所要解决问题的具体指向。比如古文学习,一般都会有一个规律性的指向,大致可以归纳为九个字:正字词、通文义、研文法。

  很多教学模式没有办法解决部分学生不学、懒学、厌学的问题,无论是目前两种主流的方式还是别的方式,都很难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良好的管理。比如“先学后教”,学生是否学,学得怎么样,是“假学”还是“真学”,如果像目前这样只停留在教师“用眼看”或“用嘴问”,管理效果都不理想。所以,我们大胆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方式:用手写。

  “用手写”其实就是一种“用手思考”,它的意义很多,作用很大,它既能够锻炼学生写的速度和能力,更能够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和思考的状态,还能够使学生的思考成果和问题明确化。写是一种深度的自我检验,让很多学生平时“眼高手低”的毛病得以充分地暴露,从而改正。

  至于有些老师提出的“写”速度慢,会导致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只要学生有良好的预习习惯,或者老师合理地设定教学目标,这个问题可以解决。

  (1)组内作业互传,见贤思齐。作业互传的过程是一个见贤思齐的过程,是一个学生合作“兵教兵”的过程。在看的过程中自然会产生比较,见贤而思齐是人的天性。有很多问题,实际上并不需要老师讲,学生在这种比较中自然会明白。这种比较同样会带来差距感,从而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隐性竞争意识,从而转化为内在奋斗的动力,最终明化为学生的学习意志和行动。

  ①由学生自由提问,教师解惑。教师的讲解和点拨应以方法教育为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要注意培养他们良好的策略意识,良好的思维习惯,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教学教育目标。

  学生的自我总结,是学生通过实际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训练所得出的感悟,会帮助学生提升境界,提高素养。当然了,如果课堂时间紧迫的话,此块可作为课后思考内容使用。

  ①每天最低十字词(含成语熟语等),要求:优先考虑课本生字词;注音:多音字要注多个音;释义:多义字要解释它的多种意义。

  ③每日一小记,要求:必须为原创;二百字以上;内容不限,可为读书笔记、心得、感悟等,也可为想象、评论、日记等。

  本文来源网络由中国学术期刊网(www.qyjyqh.com)整理发布,本站转载的内容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期刊论文网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上一篇:『高等教育』试论高职英语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下一篇:『高等教育』浅谈高校教师激励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关推荐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