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高专学生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队伍中的先进分子,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骨干力量,也是推动未来社会科学发展的排头兵。本文探讨了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和存在的困境,并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对策,对于进一步加强学生队伍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提供有益的参考。
高职高专教育有四个显著的特点:一是“高职性”,它有别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二是“职业性”,高职高专教育是面向一线岗位的职业技能教育;三是“区域性”,高职高专教育必须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四是“技术应用型”,高职高专教育必须以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宗旨。①
一是生源结构多样、素质参差不齐。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主要有两大来源即普通高中毕业生与职高、技校、中专的对口生,相对普通高校大学生而言,素质结构参差不齐。二是学生思想状况较为复杂。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部分高职高专学生中自卑感较普遍,感到是低人一等的“二等公民”;忧虑感强烈,对社会、学校存在这样那样的抵触与不满情绪,思想状况复杂。
我国高职教育学制普遍是三年,学生在校时间较短与学生发展过程必备时间相对较长的矛盾不断突出。按照组织发展的基本程序规定,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期至少一年以上,这样一来,即使是早期发现的相对优秀的学生,也在大二下学期才能被党组织吸收为预备,转正后也即将毕业,难以形成学生班级“一年级有,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年级有党支部”。②这就给高职院校发展学生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更给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发挥带来困境。
有些院校基层党组织很少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年龄特点等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育内容单一,学习教育一般采用学习——讨论——总结三个步骤,千篇一律,以致于高职教育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主要是围绕“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目标,以专业为中心设置课程,文化课程偏少,人文教育偏轻,往往导致高职高专学生的文化素质上出现“重专业知识,轻人文知识;重知识积累,轻知识结构;重平均发展,轻个性发展”的不协调现象。③由于教育内容上缺乏针对性,与社会问题、时事形势、学生自身问题相脱节,思想政治教育还缺乏感染力和说服力。
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基层党组织对学生的教育一般都是表现为单向灌输多,交流恳谈少;大会报告多,个别指导少,会议形式多,社会实践少;传统教育方法用得多,现代化教育方法用得少;一般理论教育多,典型引路教育少等情况。呆板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感到枯燥无味,最终导致教育活动缺乏吸引力和感召力,学生也失去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党务工作者是教育的引导、组织者,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和实践者,是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人数也日益增加,申请入党的学生人数不断扩大与从事基层党务工作人数相对缩小的矛盾日益突出。党务工作者队伍力量的薄弱严重影响了教育的正常开展,这也直接影响到发展学生工作的进程,也影响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1)创新发展机制,完善“准入”制度和教育制度。高职高专院校应完善“准入”制度,保持教(下转第169页)(上接第149页)育的连续性,克服“前紧后松”现象。早选苗、选优苗,规范入党积极分子选拔标准,使得入党积极分子“未进党的门,先做党的人”,为他们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预备打下坚实的基础。精选苗,严把入口关,注重和保证所发展学生的质量,保证学生都有较高的政治、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在学生中可以发挥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
(2)创新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机制。各院校普遍拥有一些长期从事党务工作,因为年龄原因退居二线的老同志,聘请有丰富党务工作经验的老同志担任党小组理论辅导员。这些老同志拥有扎实的党务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党务工作经验,指导党小组的日常工作,特别是对学生的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工作。同时也可以发挥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利于学生党务工作者队伍的建设。
(1)明确学生先进性的标准,保持学生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根据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具体情况和特点,学生在思想上必须有进步于其他同学的政治见识,必须保持政治上的坚定与清醒,带头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强烈的进取心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学生行为上必须有让普通学生尊敬的模范举止。不仅仅是组织上入党,更重要的是思想上入党,带头参加公益活动,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在行为上能处处起到率先垂范作用。
(2)大力开展实践活动,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平台。充分利用高职高专院校实践环节多的优势,把技能教育的实践环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熏陶作用和先进榜样的感召作用;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积极参与校内各项教育管理,给学生“交任务、压担子”,发挥学生的示范作用;建立学生实践基地,组织开展内涵丰富的实践性教育活动。
要针对高职高专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努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一是集中教育与随机教育相结合。集中式教育的任务在于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和党的知识。随机教育是一种渗透教育,比如播放教育片、与学生日常交流等,这种教育是集中教育的重要补充。二是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学生是最需要政治教育的一个群体,但部分学生对政治教育缺乏热情,将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是一个很好的教育途径。面对科学发展观视域之下,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增加新内容、开辟新途径、创造新方法上下工夫,进一步健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与时俱进地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本文来源网络由中国学术期刊网(www.qyjyqh.com)整理发布,本站转载的内容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期刊论文网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上一篇:『高等教育』浅谈高校管理育人
下一篇:『高等教育』浅谈“设计外”的设计